特寫

ACC@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2

2022-5-13

重塑歷史 ⎹ ACC@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2


「ACC@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第四期電子週報誠邀讀者賞析四位ACC會友的作品, 體會藝術家如何透過不同媒體探索藝術與歷史、拾憶和光影的關係。蘇慶強和梁志和同樣受到攝影媒介的啟發和驅使,研究過去如何被建構成歷史, 及藝術如何冠以歷史表象不同概念, 並受批判的眼光所檢視。關本良則透過作品反映影像和種種經歷如何如鬼魅似的穿透現在, 像返回似曾熟識的一剎。彭倩幗的作品正是她的個人論述,包融各種體驗、政治和社會互動。 

ACC@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2
5月27 日至 5月 29日 (貴賓預展 - 5月25日 至 5月 26日)
展亭 - Institution 3

第四期焦點:
蘇慶強、關本良、梁志和、彭倩幗 

      

蘇慶強 (1995 會友)
《再建構的城市-中國 編號 21, 22》
141 厘米 x 110 厘米
攝影
Edition: No.5
2011

蘇慶強(1995會友),香港理工大學攝影設計一級榮譽學士畢業,曾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客席講師。他的作品自八十年代末起在巴黎、柏林、紐約、多倫多、俄羅斯、維也納、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展出,包括四十三次個人展覽及參與眾多聯展。1995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頒發獎學金,199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藝發展 獎,並於1997及1999年獲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評審獎及七個金獎。 2001年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作品為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城市大學及私人收藏。作品曾在蘇富比成功拍賣。蘇氏亦和多個品牌合作攝影計劃如 Louis Vuitton, United Colours of Benetton, Fujifilm 及 Olympus 等。


關本良 (1994 會友)
《九龍填海區上的家庭野餐》 
16 吋 x 24 吋
印刷
Edition: No. 1
2022


關本良 (1994 會友)
《腳踏實地的自游夢》
16 吋 x 24 吋
印刷
Edition: No. 1
2022

關本良(1994會友)為香港的電影攝影師,早前從事攝影,獲頒《Agfa 基金青年攝影家奬》後,首次擔任關錦鵬執導電影《愈快樂愈墮落》(1997) 的攝影指導,其後分別為許鞍華的《男人四十》(2002)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以及黃家衛的《2046》(2000)操刀,分別贏得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攝影和紐約影評人協會奬。2009年,他憑《渺渺》(2008)在台北電影節獲頒最佳攝影殊榮。關氏亦為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2009)的導演、攝影及剪接,並憑此片在2010年舉辦的台北電影節贏得台北電影奬百萬首奬、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關氏的近作包括《比悲傷更悲傷的愛情故事》(2018) 和《監獄建築師》(2018),後者由曹斐執導並由大館委約。

               
梁志和(1997 會友)
《強光就如冰雪一般
40 厘米 x 50 厘米
亮光面藝術紙上作收藏級噴墨, 化學玻璃上作鐳射雕刻
Edition: No. 3/10
2013

梁志和(1997會友)自省式的藝術創作揉合歷史與概念性的探問,並放諸當代的都市大環境。他使用攝影、文字、拾物、表演和裝置形式,加強我們對記憶、權力系統和歷史灰色地帶的反思。2001年,梁氏的特定場境裝置在威尼斯雙年展第一屆的香港館展出,他的其他作品亦有在國際進行展覽,包括倫敦的Tate Modern、德國道塞道夫的NRW Forum、聖保羅的Museu da Imagem e do Som、以及上海、釜山和曼徹斯特的雙年展。2015年,他在深圳的OCT當代藝術中心舉行他首個調查展。


彭倩幗(2008 會友)
《BOI》
孔版油印
Edition: No.5
2016

彭倩幗(2008會友)是一位視覺藝術家、文化人、教育家和獨立出版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及挪威的卑爾根國立藝術學院專攻攝影研究。彭氏為 Small Tune Press的合創人,為香港藝術及文化創業界出版有關藝術家的書籍和雜誌。創作範疇主要為攝影、錄像和裝置藝術,其作品曾入選國主台灣美術館的亞洲藝術雙年展 (2007) 、香港藝術雙年展 (2005),並參與ParaSite的展覽 “Afterwork” (2016)。彭氏的作品獲澳門博物館收藏。


對某件作品感興趣?點擊按鈕聯絡Gamily Cheung: 



 


按鍵重溫「ACC@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其他作品及訪談:

特此鳴謝巴塞爾藝術展為ACC 六十週年展覽提供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