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交流新观点:一步,一步
2014-01-10
文字:
杨阳
声音掏腰包创办人及行政总监
2013年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得主
阔别十八年(途中的那两天不算)重返纽约,我依稀想起从前简单生活的点滴,当时我在纽哈芬读研究院,纽约是我逃离读书压力的地方。同时,重返家园的确对我别具意义,以至重返那些时而无谓、时而吵闹、时而令人昏昏欲睡的环境,一下子都唤醒了在家的感觉。这再一次让我想起,建立家园的应该是我自己,而不是地产发展商:摘录自美国作曲家Kenneth Gaburo的《不相关的音乐之美》(1976)。
有二十四种互相關连的活动,让我从某些观点去了解「交流」及交流以外的东西,我在这里介绍其中三种。
走路──每星期最少三天,由我位于第44街的公寓,经过威廉斯堡大桥去到驻场地点,来回都走路,每次也挑不同的路线。我看着一幢比一幢高的建筑物染上斑斓的阳光,有时又淋着濛濛细雨。有时候我停下来,感受一下脚下的颤动。在桥上,我不禁想起漂泊的灵魂。
阅读──「如果可以,我愿飞往其他银河系。」这句子出自Mira Bartok的自传《记忆宫殿》,自传内容围绕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作者牵着妈妈的手,而且不管怎样也一直牵着不放。我在St. Mark’s Bookshop找到这本书,这家书店是我来到纽约后,继Avenue A的书店Mast和布鲁克林的Spoonbill,第三家到过的书店。
艺术家地下室的门口。
聆听──我听了一个关于古代天文学和天上的光的讲座,离开古根汉博物馆的展览时觉得一切都有点儿不同;又听了爱尔兰太极师傅兼深刻倾听者,与城市养蜂人及所养蜜蜂合奏的声音演出;教堂的几位牧师的讲道;听过现居纽约的突尼西亚艺术家阐释其祖国最近发生的首宗政治暗杀,以及她与友人合办的艺术家联盟,如何在只容纳三人的地下室各展所长;一位网上艺术杂志的编辑问到如何在国际艺术从业者之间体现问责;日本一位艺术史学者谈到艺术家如何抗议1970年代的双年展;林肯中心楼座的小号演绎史托克豪森《米高环球之旅》的片段,而观众按捺住鼓掌的冲动,全体屏息以待十秒甚至更久,令演出更觉完满。
这不是在解释对多文化主义的某种浅薄见解,反而是一直以来对怀疑和勇气的记述、道德价值观的辩论、对自由的表现,以及对脆弱又纠缠交错的艺术世界的表达。
下笔为文的时候,底特律宣布破产已有十日。我参加完一个座谈会,讨论到在底特律和其他美国城市,其艺术和社区运动之间的潜能和张力。春季时我会再来,到时会继续向那些视美国为家的人讨教。在此感谢亚洲文化协会,为我尽量开辟新观点。
2013年7月31日
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