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聆听社区之声:激进空间丶田德龙区国家森林丶私房药方丶布朗克斯在呼吸丶排屋项目
2017-04-07张慧婷(2015年Altius 奖助金得主),艺术项目策划人丶文字工作者和社会实践者 (social practitioner),其作品专注探讨社区中的关系,以及艺术协作如何为社群注入同理心和想像力。她是香港MaD创不同协作的首席策划人,曾发起多个协作项目,包括「天水营造社」;2015年获亚洲文化协会奖助,赴美考察抱持相同社会实践理念的项目和机构,实地体验多个回感逼切议题的社会参与式艺术项目,并亲身认识项目的主要策划人。她於以下篇幅分享此行的难忘体会:
翻译: 魏家欣
踏入纽约,我对美国的想像和期望都来自是从前读过的艺术史和文学:一浪又一浪的解放运动丶 《梅冈城故事》里亚惕•芬鵸(Atticus Finch)般的公义守护者丶一群对资本主义极度批判的民众...... 的确,这些都可在美国找到,然而一如世界其他地方,美国是多面的。当身处於万花筒般的曼哈顿中城之时,我更懂体会到当地一些一直在努力的朋友,所做的事情是如何不简单。
如实诉说:在纽约下东城及田德龙区的故事
无人当值的接待处丶直截了当的展览品,探讨占屋行动与强制搬迁丶回收议题丶抵抗地区中产化丶提倡都市绿化等,纽约下东城的Museum of Reclaimed Urban Space(MoRUS) 不禁令我联想起香港的活化厅(同样关注上述议题的香港社区艺术空间)。然而如此富颠覆性的一个空间,怎会使用「博物馆」这般具权威性的名字? 导赏团「激进空间」(Radical Spaces)的导游Bill为我解答: 博物馆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记录这个地区的激进历史,而且是自己的论述诉说。
汤普金斯广场公园暴动丶红线制度与纵火丶行动者占领废弃建筑物丶社区农夫将瓦砾化为土壤丶饲养鸡只在自制的栏里自由奔跑等…… Bill还告诉我,这个文化广场公园昔日布满壁画,上面是不同语言写上的「抗争仍然继续」(the struggle continues)。我们停在两幅残存的壁画面前,作品展示了民众对抗暴政与贪婪的历史故事,以武装革命及柔和的关怀行动,重建一条更明朗的出路。
或许相当於上个世代的下东城,早在前述的抗争行动及期後的地区仕绅化出现之前,三藩市中心的田德龙区(Tenderloin)亦被视为不良邻里。当我在路上思疑自己是否走错地方时,Darryl从对面马路向我招手。他那色彩缤纷的卡车停泊在岩红色闸门外,那就是田德龙区国家森林(Tenderloin National Forest)的入口。这里曾是一个肮脏和充斥着非法活动的地方,然而自1989年以来的27年间,Darryl有份创立的艺术团体Luggage Store及其夥伴们,将不堪入目的横街窄巷转化为艺术活动的社区公地丶颂扬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的迷你森林。并肩成长的仙人掌与红木丶铺满石块的地板,尽皆表彰这个种族混合的石屎森林中文化共存的珍贵,石地是名为「Cultural Geometry」的作品,由葡萄牙艺术家Rigo 23与石匠Jose Fernardo Cardoso手工制作,由旧金山艺术学院的学生协助,图纹受美国原住民欧龙族(Ohlone)的编篮技艺所启发。
我想起了社会雕塑家Shelley Sacks。多年前在牛津的暮光中,她谈到美学乃麻木之相对,以及责任(responsibility)之为回应(respond)的能力(ability)。
「田德龙区国家森林」的命名,原来出自一位大学生的手笔,那本来是一份现地艺术功课的内容。这个「森林」是孕育创意的大本营:艺术家丶工艺师丶植物学家丶厨师丶会计师丶社区组织工作者以及城市政府(支援以$1美元作保证的年租约,以及协作此地的种种进化)。最新添加的是一个砖炉,这可是许多传统民族的社群培育中心点。近期的计划还包括一个能在加州乾旱期间引导雨水作灌溉的雨篷,後方的沐浴间可供给有需要人士使用。Darryl向我分享他的愿景:「低收入住屋人士亦可享有一个坐拥美景的家。」我想起了社会雕塑家Shelley Sacks。多年前在牛津的暮光中,她谈到美学乃麻木之相对,以及责任(responsibility)之为回应(respond)的能力(ability)。
口尝挣扎与生存的味道
地点是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的文化实验展「Crosslines」,里面的People’s Kitchen Collective正进行一个「私房药方」(Kitchen Remedies)的项目,向观众递上了加了香料的蜂蜜丶梅乾以及茴香种子。这组来自湾区的多元文化工作者形容它们的创作为「挣扎与生存的味道」。这展品以过程为本,向观众收集来的家传妙药及其背後故事,陈列在无墙的厨柜,例如一个移民40年的日本老婆婆首次回乡後,带回一桶子的梅乾回到哥伦比亚。对未尝过梅乾的孙儿,她说这梅乾好比黄金,只有患病时方可细嚼。
参与者在品尝这些家传妙方的同时,亦被邀请分享自己所知的奇方妙药。我想到之前文化广场公园里自由放养的鸡只以及田德龙区的青葱绿荫,这些关於治愈的交流是何其温和丶敏锐丶真实。艺术家对此写得尤其美丽:「我们於食物中相遇丶建构…… 这些食材所蕴藏的,是我们移居丶迁徙丶为奴丶反抗与革命的故事。」
布朗克斯在呼吸:栽种社群的耕作
回到纽约,来自马来西亚的会友Roslisham Ismail(Ise)带我前往布朗克斯(The Bronx)的凯利街菜园(Kelly Street Garden)。菜园外的一个牌匾写着「布朗克斯在呼吸」(The Bronx is Breathing),给The Bronx is Burning(一本描写1970年代纽约市的小说的名称;那时候,布朗克斯火光处处)一个完全的易转。菜园由街坊营运,将曾经荒废的後院化成一个活跃的社群交叉点,以重塑家园对抗绝望丶火灾丶食物分配不公和社会偏见等难题,更友善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咖啡讨论。从他们口中得知,原来最早期的社区派对(Block Party),是在艰难时期以音乐及食物众筹,救济贫户。
这些可爱的街坊其中一位名叫Sajata,当时正联合邻居进行可持续创作:以菜园中的天然农作,制造有机染料及环保织物。身为纺织设计师,她视之为一种对抗过度消费的替代方法。有次她带我到合作社,以家里带来的瓶子盛载买来的花生酱,并向我解释她如何节省胶袋减废。某个早上,我们采了新鲜的茴香为纱线染色,一缕阳光正好穿透窗户,洒落在她手心的橄榄色纱线之上。
感受社群连结的美感
我的最後一站是休斯敦的Project Row Houses(PRH),1993年成立於第三行政区,该区乃非裔美国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PRH是一个长期计划,旨在保存传统排屋及其象徵意涵:一个让人安居乐业之所。Uber司机向我提到此区被污名化的种种问题:日久失修丶枪械暴力丶非法交易…… PRH所做的就是日复一日重建此地:逐片修补破烂窗户丶保持社区开放及良好治安丶开设工作室让艺术学生体验社会实践丶帮助年轻母亲过渡人生阶段……人文艺术,有时是形式化的,有时是无形的,却都是维系众人的那条线。
从会议里的参与者热烈讨论丶分工合作,我体会到这种针对现实生活的连系美学的严谨…了解过PRH的情境脉络,当我看到坐在门廊一起阅读的母亲与孩子时,我看到诗意。
面对地区仕绅化等迫在眉睫的新发展,PRH连结不同界别的持份者,包括附近居民丶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丶非牟利组织工作者丶宗教机构及企业丶政府官员等,为第三行政区的未来一起思索,共同协作。从会议里的参与者热烈讨论丶分工合作,我体会到这种针对现实生活的连系美学的严谨。PRH的创办人Rick Lowe有一套揉合现实与诗意的艺术理论。了解过PRH的情境脉络,当我看到坐在门廊一起阅读的母亲与孩子时,我看到诗意。